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翠华晴隆 > 晴隆名片 > 
晴隆县第一小学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晴隆县第一小学位于晴隆县城南端,地处金钟山下,木鱼坡旁。学校占地面积8800平方米,校舍 4954平方米,教学设施齐全。全校有教师61人,其中党员 15人,大专以上学历48人,高级职称37人。开设六级20个教学班,有学生1312人,是全县规模最大的小学之一。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晴隆一小不断探索教书育人新途径,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教学效果显著,博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称赞,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曾多次被省、州、县评为先进集体。

晴隆一小取得的辉煌成就,令世人瞩目。但回顾她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晴隆一小走过了一条艰难坎坷的道路。

玉皇阁民小的创建、大跃进、四清运动时期(19549月——19664月)

晴隆县第一小学始建于1954年,原名“玉皇阁民小”,教室设在金钟山顶的寺庙玉皇阁内,她是一所由7位致力于教育发展人才的社会人士开办的。她虽然名叫“玉皇阁民小”,但举办初期招收的不是适龄的儿童,而是南下干部的年龄在20岁左右的配偶,她们主要来自县城莲城和大厂等地,她们渴求知识,成为办校初期的主要生源,此时有教师7人,学生50人左右。

此后的几年里,学校逐步招收7周岁以上适龄儿童入学。开设一年级至五年级5个班,学生近100人,教师8人。

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来后,对当时的形势认识错误,片面强调“快”,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导致了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左”倾错误的泛滥,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经济建设中发动了以高指标为主要标志的大跃进运动;在政治领域则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严重失误。

在当时政治气侯下,学校理所当然的受到冲击。学校的正常秩序被打乱,学生停课去生产队劳动,去参加大炼钢铁丶拾废铁活动。

1960年至1963年,我国遇到连续三年自然灾害,加之大跃进的冒进,国家遇到空前困难,老百姓饿肚子。乡村办起大食堂,农民采取集体伙食,主要劳力都吃不饱,更苦了孩子。学生们大多营养不良,生体虚弱,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活动。

大饥荒后的中国,局势更加严峻,经济陷入谷底。1962年至1965年的四清运动中,玉皇阁民小的7位创办人均因种种问题受到处理,被清除学校。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再次受到严重影响。

一、文革时期19665月——197610月)

全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指19665月至197610月在中国被错误发动、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政治运动。 

1966年,正当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国家开始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逐渐发展成矛头指向党的领导层的政治运动。一场长达十年、给党和人民造成严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文化大革命先从学校开始,后来蔓延至全社会。造派别林立,红卫兵用大字报揭露“走资派”的罪行,要把所谓被“走资派篡夺了的权力”夺回来。

19668月中旬开始,全国各地学生纷纷离校进行大串联。大串联打破学校平静的学习状态,一下子就使全国各地许多的学校停课了,甚至连小学也开始停课了。当时玉皇阁民小也受到冲击。学生无心上课,教师无法上课。这样闹哄哄到了19671025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说,复课闹革命是文化革命“发展到现阶段的迫切需要,也是广大革命师生和广大革命群众的共同愿望。”文革“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为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改革旧的教学方针和方法扫清了道路。在这种情况下,玉皇阁民小才复课。但玉皇阁(庙宇)已被捣毁,只好在庙址上重建了五间瓦房为教室,“玉皇阁民小”也因此而于1968年更名为“向阳小学”。

学校虽已复课,中心还是“闹革命”,上课与否则是可以根据革命的需要“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1972年,这所历经了18个春秋的民办小学终于转为公办学校,并正式更名为“莲城镇第三小学”,毛麟文担任校长。校址也从金钟山顶迁往金钟山下,新建了一幢8个教室一个办公室的砖瓦房。教师增加到20多人,学生发展到400人左右,教学条件得到初步改善,教学效益有了初步提高。

二、学校有了发展,有了效益。吸引了更多的少年儿童到这里读书,为了满足众多的少年儿童求知的需要,学校又增建了一幢一楼一底6个教室的教学楼。

但文革的混乱局面一直到1976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这段时期是十年动乱时期。这一阶段,中小学的教学秩序很不正常,一般由学校自订方案、自定课程、自选教学内容。在左倾错误的影响下,教材不适当地突出所谓的“政治”,以政治口号和语录代替教学内容,严重破坏了各学科的科学体系,削弱了基础知识等。总之,这一阶段给我国中小学课程带来的破坏和造成的损失是非常严重的,也是无法弥补的。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向阳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受到空前破坏,严重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

三、改革开放时期1976.10——2014.4.

改革开放,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197812月,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它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3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会议揭开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197812月中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

改革开放也给教育带来生机和希望,一个波澜壮阔的教育改革活动,在教育战线掀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群众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教育得到重视。莲城三小的基础设施远远不能适应突飞猛进的教育事业的需要。1984年在教育局直接领导下,拆除原有的砖瓦房教室,重建了一幢三楼一底的教学楼,办学条件得到大大的改观。

1985年,学校再次被更名为“莲城镇第一小学”。至此,学校办学条件初具规模,拥有15个教学班,学生猛增到近800人,有教职工34余人。莲城一小壮大了,发展了,莲城一小开始腾飞了。

1995年,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莲城镇第一小学”正式更名为“晴隆县第一小学”。

1998年学校抓住了国家扶贫地区义务教育项目工程这一良好机遇,积极加强学校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征地修建了一幢四层共十个普通教室、四个办公室、一个多媒体教室的教学楼,教学楼于2000年竣工。新教学楼的启用,大大的缓解了因学生过多教室紧张的局面。

20099月,学校有争取到薄改项目过程项目,修建了一幢有十三个普通教室、一个实验室、一个图书室、一个阅览室、一个少先队活动室、一个舞蹈室、二个办公室、二个会议室的教学楼。至此,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基本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为把晴隆县第一小学办成群众满意的学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要把晴隆一小办成一流的深受山城人民喜爱的学校,差距还很远。为此,学校领导把眼光看得更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学校发展的规章制度和中长期规划。出台了《晴隆一小规章制度》汇编,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确定了把学校办成深受全县人民所喜爱的一流学校的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又提出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口号。一方面,加强教师素质的培养,鼓励教师提高师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学校在经费短缺的的情况下挤出资金,先后派出教师200余人次赴省州培训学习,并有 48 位教师通过自学考试,取得了本科文凭,使晴隆一小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另一方面加强内部管理,学校党政特别注重学校内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了学校工会、女工委、少先队、教研等组织机构,教育教学工作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晴隆一小在过去的60年里为上一级学校和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合格人才。我们深信:在今后的岁月里晴隆一小的全体教职工将一如既往,全身心的投入到振兴晴隆经济洪流中去,为晴隆的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把晴隆一小办成深受晴隆县人民喜爱的特色学校是晴隆一小全体教职工的愿望,相信他们在不久的将来会实现这一愿望。

1987年:时任校长:陈德一。教师33人,学生746人。巩固率100﹪,辍学率0

1988年:时任校长:陈德一。教师37人,学生771人。巩固率100﹪,辍学率0

1989年:时任校长:陈德一。教师39人,学生780人。巩固率100﹪,辍学率0

1990年:时任校长:陈德一。教师39人,学生784人。巩固率100﹪,辍学率0

1991年:时任校长:陈德一。教师44人,学生847人,巩固率100﹪,辍学率0

1992年:时任校长:陈德一。教师44人,学生897人。巩固率100﹪,辍学率0

1993年:时任校长:陈德一。教师45人,学生921人。巩固率100﹪,辍学率0

1994年:时任校长:陈德一。教师51人,学生949人。巩固率100﹪,辍学率0

1995年:时任校长:陈德一。教师51人,学生953人。巩固率100﹪,辍学率0

1996年:时任校长:陈德一。教师51人,学生961人。巩固率100﹪,辍学率0

1997年:时任校长:陈德一。教师51人,学生974人。巩固率100﹪,辍学率0

1998年:时任校长:陈德一。教师51人,学生953人。巩固率100﹪,辍学率0

1999年:时任校长:陈德一。教师51人,学生967人。巩固率100﹪,辍学率0

2000年:时任校长:李成良。教师52人,学生974人。巩固率100﹪,辍学率0

2001年:时任校长:李成良。教师52人,学生987人。巩固率100﹪,辍学率0

2002年:时任校长:李成良。教师52人,学生994人。巩固率100﹪,辍学率0

2003年:时任校长:李成良。教师52人,学生961人。巩固率100﹪,辍学率0

2004年:时任校长:李成良。教师53人,学生925人。巩固率100﹪,辍学率0

2005年:时任校长:李成良。教师54人,学生1125人。巩固率100﹪,辍学率0

2006年:时任校长:李成良。教师54人,学生1126人。巩固率100﹪,辍学率0

2007年:时任校长:袁光龙。教师60人,学生1235人。巩固率100﹪,辍学率0

2008年:时任校长:袁光龙。教师60人,学生1198人。巩固率100﹪,辍学率0

2009年:时任校长:袁光龙。教师60人,学生1046人。巩固率100﹪,辍学率0

2010年:时任校长:袁光龙。教师59人,学生1045人。巩固率100﹪,辍学率0

2011年:时任校长:袁光龙。教师59人,学生1218人。巩固率100﹪,辍学率0

2012年:时任校长:袁光龙。教师57人,学生1248人。巩固率100﹪,辍学率0

2013年:时任校长:袁光龙。教师56人,学生1312人。巩固率100﹪,辍学率0

2014年:现任校长:杨思能。教师61人,学生1312人。巩固率100﹪,辍学率0

四、 近五年取得的成绩

12009年我校被贵州省红十字会、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卫生厅、共青团贵州省委授予“全省红十字示范学校荣誉称号”。学校积极配合上级相关部门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法制进校园活动”、“消费维权进校园活动”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等,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学校组织排练民族歌舞在上级组织的各种竞赛活动中屡屡获奖,教育教学工作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2011年以来在参加“祖国好.家乡美”系列活动中,我校200余名学生的书画作品分获全国、全省一、二、三等奖,14名教师获得指导奖。

在“新人杯”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学大赛中,我校65名学生分获一,二,三等奖,26位教师受到中国语文教育教学研究会表彰。

32012年,我校先后获得“全县优秀少先大队”、“全州优秀少先队中队”“黔西南州家庭教育先进集体”、“黔西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建州30周年庆祝活动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四年级(3班杨羽彤同学被评为黔西南州“金州好儿童”;六年级(3)班姚荣荣、六年级(4)班况敏、四年级(1)班彭苏玮同学参加全县“法制、责任、感恩”征文比赛分获一、二、三等奖;全校师生会做手语操《感恩的心》、会跳校园集体舞《兔子舞》、彝族舞蹈《阿妹戚托》。社会各界都对我校的素质教育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42013年,我校被授予“三生四爱五心五好”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示范学校。

52009——2013年全县教育目标责任状考核均获二等奖。

附:晴隆县第一小学现任班子成员

 长:杨思能

副校长:胡永跃(党支部书记)

范金莲(工会主席) 

姜子明(兼教导主任)

教导副主任:卢     吴家会

总务处主任:王顺福    副主任:张德胜

办公室主任:付作参    副主任:龙 

少先队总辅导员:王金梅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